分卷阅读314(1 / 2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松了。

轻松到他白天在翰林院里奋笔疾书,夜里还能回家,和妻子儿女说一说基础物理。

陈延做翰林院大学士的第一年,便是如此的轻轻松松、快快乐乐。

-

陈延做大学士的第二年,恰逢三年一度的会试。

这一年,他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科举、民生上。

目光的转移,令他发现,近年来,参与会试的举子越来越卷了,昔年是从华美文章到做实干派,如今,大抵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,这做实事的文章,也能文采飞扬了。

华美文章令人目不暇接,举子们口中的‘风土人情’,也叫陈延领略了一下各地都在上扬的经济。

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,翰林院也迎来了新鲜的血液。

那意气风发的少年郎,眉目里含着光的小编修,这一年,陈延想过从里面挑一挑适合的女婿。

然,一生一世一双人者毕竟难找,这一届许多人都已有了通房或者已经定了亲。

陈延有心将目光移到世家之中,但听着那‘四十无子’方能纳妾,他又头痛。

这听起来很好,那若月儿真的四十无子呢?

这一年,他去问女儿,却得到了一句:我又不着急。

好吧,于是陈延和茵茵决定,这女儿,再养几年也罢,无所谓。

精彩的一年过去,翰林院中,新人出头,陛下也有了新的偏爱的少年郎,不过陈延依旧是所有人中,被点的最多的。

……

如水的时光就这样悄然的过去。

四海升平,天下无大灾,虽然陛下偶尔昏聩一下下、偶尔小心眼一下下,但历史的车轮宽广,并不在乎小小的路不平。

在陈延的眼中,大名朝依旧急速发展着。

因为前期书塾的铺垫,加上粮食并不紧缺,边境太平,识字的人变得越来越多,工匠也变得越来也多。

工匠一多,各种各样的发明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,而文字令人的见识增长,我朝又并不限制行商。

许多心思活泛的人背着本地研究出的新器具,前往其他各地,互相贸易往来,经济也变得格外发达。

陈延站在高高的山峰之中看着下面的一切,感觉到名朝已经很解决他记忆中的宋朝了。

只是大名比大宋更完美一些,没有重武轻文,武将还保持着相当的地位。

他想,自己有生之年,会不会真的迎来小资本主义经济的稍稍萌芽呢?

他不知道,只觉得,如果一直这样下去,民智开放、后面的几任君王又不给力,可能民众真的会起义。

在陈延的胡思乱想之中,偏居一隅的大名,忽然迎来了海上的客人。

作为后世之人,陈延是拒绝海禁派的中坚力量,他支持航海,与外国人贸易,是以,几年的时间,海上的航路搭建得很快。

新的种子,新的器具、新的理念,以及更多的钱,逐渐传入中原。

人民变得更加富足,因为大家都有钱,所有很巧妙的,‘天下大同’出现了。

因为大家都过得很好,所以不必‘铤而走险’,治安变好,人口变多,大名在陛下六十这年,进入了空前的盛世。

这一年,朗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。

添加书签

移动屏蔽了,网址换了,大家换下。永久地址在页面最底下2023.12.23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