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50(1 / 2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我连自己都顾不上!”

大叔家一直偷偷给林英提供住处,瞒着她父母让她去卖菜赚生活费,支持她的学业。但他家的情况……的确没办法帮她更多了。

苏观月轻声问:“报警呢?”

“报警有什么用?不让英子读书的,是她父母,不是别人……!唉!”大叔重重地摇头。

现在还没有九年义务教育的说法,八|九十年代,改革开放,正是煤老板、暴发户频出的年代,大学生早已不如以前那么“值钱”。

不少人心里都认为,读书不如下海做生意,甚至不如进厂打工。

像林英这样的女孩,偏远的乡下不知道有多少。就算报警,警察也的确无能为力。

这也算是时代的困境。

报警没用,大叔家也帮不上忙,苏观月只能另想办法。

“叔,您能告诉我,英子她初中在哪儿读的吗?”苏观月想了想,轻声问。

“问这干嘛?”大叔下意识反问,却还是回答说,“三河镇边上就只有一所初中。”

苏观月问:“那您认识英子的班主任老师吗?叔,既然您想帮英子,却有心无力的话,那就将您知道的事情都告诉我,我去帮她。”

“这……”大叔犹豫片刻,“三河镇上的王老师,王霞,我见过的。”

王霞!

苏观月也认识这位老师,她帮她修过电视!

“谢谢叔!”苏观月接着问,“那英子的高中老师呢?您认识吗?”

大叔摇摇头:“高中还没开学,我也就没去过英子的高中。妹儿,你问这些有什么用?”

当然有用了。

林英是县状元,虽然只是中考状元,对三河镇高中来说,依旧是不可或缺的人才。夸张点说,三河镇初高中的老师、领导、校长,甚至可能把她当做是全镇的希望。

苏观月读高中的时候是08年,那会儿乡镇高中对人才的竞争就非常激烈了,各色各样的奖学金激励金、免费的住宿,甚至有的乡镇学校想尽办法,直接把第一名送去城里最好的学校“借读”,最后再回到原籍高考。

像是她当初的班上,每周班会,班主任老师都会给年级排名前八十的学生发奖学金,一个月八百元,以此激励大家努力学习。

优质的生源=更高的升学率=更多的“清北”苗子=更多的经费、拨款=学校更受重视、更容易升重点,学校老师更容易评奖评优=下一届更优质的生源。这是一个正向循环的过程。

各所学校招生就是这么卷起来的。

现在是九十年代初,人才匮乏,各个学校之间的竞争已经开始,只是现在的物质条件比不过后世,所以争夺看起来没那么显眼,更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。

要是三河高中的老师知道,他们好不容易从东升县城两所重点高中手里抢来的全县第一,他们整所学校的希望,竟然被父母逼得辍学,他们会怎么想?

整个学校哪怕全校出动都得把人给抢回来!

苏观月了解完情况,起身向大叔告辞,大叔送她到楼梯口,颤巍巍地问她:“妹儿,你真的有把握让英子能继续读书……?”

“叔,你相信我。”苏观月轻声道。

她的声音很轻,却像是有一种令人信服的魔力。

大叔眼眶红了,双手扣着墙面:“我们家实在做不了什么……英子就拜托你了。谢谢你,妹儿。”

……

添加书签

移动屏蔽了,网址换了,大家换下。永久地址在页面最底下2023.12.23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